话剧年报:票房稳步增长至8.25亿元,品牌剧目影响力持续加深

2019-09-02 16:20


2018年新开演剧目台数47台,停演14台,剧目数量达306台。


微信图片_20190902161018.jpg


一、全国话剧共演出12060场,实现票房收入8.25亿元

(一)话剧演出票房平稳增长,同比增长2.6%至8.25亿元

2017年全国话剧票房收入小幅度下降后,2018年话剧票房收入实现小幅度回升,涨幅为2.6%,达8.25亿元,达到近五年最高水平。其中开心麻花品牌剧目《乌龙山伯爵》《莎士比亚别生气》《老友记》和《李茶的姑妈》这4部票房收入均超3000万元,带动演出票房的增长。


微信图片_20190902161329.jpg


(二)全国话剧演出场次同比略涨2.0%至12060场

2018年全国话剧演出场次达12060场,较2017年的11827场同比增加了233场,涨幅为2.0%。今年各类型场馆的话剧演出中,小剧场的话剧演出最为活跃,演出场次共7433场,同比增长3.6%。


微信图片_20190902161446.jpg


(三)全国话剧观众规模与去年基本持平,达542万人次

2018年全国话剧演出观众数量达542万人次,比2017年的544万人次相当。其中地质礼堂剧场、首都剧场和海淀剧院均实现观众规模数量超15万人次。


微信图片_20190902161631.jpg

二、知名团体演出渗透至五线城市,“驻演+巡演”成为口碑话剧运营方式

(一)五线城市演出话剧同比增加80场至91场,知名团体参与演出

2018年全国话剧的话剧演出中,五线城市的演出场次涨幅最大为727.3%,潜江、萍乡等五线城市共演出91场,比去年的11场增加80场,上演了开心麻花的《羞羞的铁拳》《求婚女王》和孟京辉戏剧工作室的《恋爱的犀牛》等知名团体的品牌剧目。


微信图片_20190902161948.jpg

(二)“驻演+巡演”成为品牌剧目的运营模式,带动全国话剧市场的发展

2018年共有782个机构参与话剧演出,其中开心麻花、孟京辉戏剧工作室、繁星戏剧村、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和雷子乐笑工场年均演出均超300场。另外,这5个机构演出剧目质量相对较好,在市场拥有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品牌剧目逐渐增多,这些剧目不但能在剧场进行短期驻演,还能不断向外拓展进行全国巡演,既能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也能带动了全国话剧市场发展。


微信图片_20190902162120.jpg

(三)口碑话剧吸金能力强,观众消费倾向于“品牌项目”

近年来,《乌龙山伯爵》《莎士比亚别生气》《如梦之梦》《戏台》等品牌话剧知名度不断攀升,斩获票房收入超2000万元以上。众多剧目出现一票难求、长演不衰的现象,如2018年大道文化上演的《戏台》,只要开票短期就能一售而空;孟京辉工作室的小剧场戏剧《恋爱的犀牛》上演近20年,至今每场出票率达90%以上;同时赖声川的《如梦之梦》每年定时上演,一票难求。


微信图片_20190902162253.jpg

(四)其他行业跨界创作话剧,内容题材彰显行业风格

近两年,其他行业跨界创作话剧逐渐增多,今年上演的《缂丝箭衣》和《网子》由北京风雷京剧团演出,这两部话剧题材讲述了与传统戏曲行业相关的故事;同样北京京剧院上演的话剧《弘一法师》将戏曲元素与话剧元素融会贯通;北京过客牛啤堂酒业有限公司创作了《透气》,演绎了一个咖啡馆老板的心路历程。


微信图片_20190902162435.jpg


三、话剧内容改编自IP迎来热潮,新颖话剧亮点众多吸引观众眼球

(一)IP改编成话剧大势所趋,进一步渗透粉丝群

近几年,根据热播影视剧、游戏和动漫的IP持续走俏,这主要原因在于这些热播影视剧、游戏或者动漫拥有成熟的剧本和良好的粉丝基础,大大减少了话剧演出的风险。此外,根据影视剧、游戏和动漫改编的话剧极易将相关的制作人才和庞大的受众群体带到话剧市场中,丰富传统话剧参与人员的组成结构。


微信图片_20190902162556.jpg

(二)别具一格话剧题材不断涌现,突破传统话剧观演格局

今年各类话剧新颖题材层出不穷,这别具一格的特点吸引众多观众走进剧场观剧。其中话剧《剑网3·曲云传》改编自游戏剑侠情缘系列,首次应用流动空间舞台技术,高规格还原呈现最梦幻的游戏场景,带给观众一场荡气回肠的江湖之旅;话剧《资本·论》从马克思百年巨著《资本论》中汲取灵感,呈现独特“金融题材”,这独特的题材及创新的演绎吸引了众多话剧观众,不乏金融界人士走进剧场,并引发了当时社会上一系列关于“资本”的热议。


微信图片_20190902162750.jpg